(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解放地域生产力、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回答和解决“怎样解放地域生产力,实现区域共同富裕”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2000年前后,我在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强调“分割、距离、密度、异质性”重塑空间格局,提出西部空间格局不经济假说,认为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规避和克服空间格局不经济,这就是所谓“4D”分析框架。但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只强调“分割、距离、密度”,提出所谓“3D”分析框架,认为分割、距离、密度重塑经济地理是经济发展的成功之道。然而,异质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地理特征,对我们这一个超大规模、地域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尤其如此。正因为如此,21世纪以来兴起的“新”新经济地理学、新空间经济学和量化空间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构建中无不高度重视异质性,包括地域禀赋和生产率的差异。因此,“4D”分析框架是塑造经济地理进而解放地域生产力、实现地域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通过经济地理重塑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缩小相统一,为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新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线索和思路。
《中国经济地理发展研究》 刘长庚 彭文斌 魏晓 等著 人民出版社
该书以地域综合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新经济地理理论、应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地域分工理论、产业发展理论等基础理论为基石,以“区域发展与运行”为主线,实现了中国经济地理对“现实性”的强调。
首先,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沿革、学科体系、相关理论、特征与定位进行概述(绪论),揭示了经济地理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规律、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问题(第一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资源特征及其经济地理影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城市及区域划分(第三章);其次,基于理论机制探讨构建了经济地理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地理发展的空间格局(第五章)及区域联系(第六章)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全面总结了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发展的总体特征、战略(第七章)以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区域差距的影响(第八章)。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发展的专门著作,全书不仅展现了学术的特色和创新,还具备应用价值。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本书在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各级政府的协调职能、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此外,对经济地理发展理念的宣传有利于促进各地区携手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防范化解区域经济新风险,塑造数字经济新动能,进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均衡化、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平等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区域协调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 杨开忠
流程编辑: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