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回顾
(资料图)
本周国内宏观数据主要有:
5月2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显示,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止跌转涨,但交易量下滑,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持续走高,房价走势继续承压,各城市行情分化,未来房地产市场情绪有待修复。
5月2日,我国31个省份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全部出炉,各地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粤苏浙等强省复苏较快,多数中西部城市复苏超预期,鲁闽赣等地需求有待修复。
5月4日,财新PMI指数双双下行,制造业PMI录得49.5%,中国服务业PMI为56.4%,目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结构性分化持续,后续政策发力有望助力制造业景气改善。
海外方面宏观数据主要有:
5月1日,摩根大通斥106亿美元接手第一共和银行,收购其大部分资产,并承担所有存款和一定的负债。
5月2日,欧元区4月调和CPI初值为7%,核心CPI初值为5.6%,食品烟酒通胀压力犹在,预计未来欧央行将维持高利率,欧元区经济复苏承压
5月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5.25%,这是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10次加息。本轮加息速度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已累计加息500个基点。
货币政策
本周只有两个实际交易日,国内利率方面,十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从2.78%下行到2.73%左右。本周美国债券市场在银行业危机与美联储加息的纠结中保持稳定,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稳定在3.44%左右。
货币市场方面,本周资金面持续宽松。
汇率方面,本周人民币汇率总体以升值为主,美元指数有所下跌,黄金上涨。
股票市场
本周(5.4-5.5)A股只有2个交易日,上证在金融板块护盘下收涨0.34%,其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风格上,大盘表现优于小盘,50/300/500/1000分别涨跌+0.28%/-0.30%/-0.65%/-1.04%。创业板和科创板继续深度回调,分别下跌2.46%和3.56%。
本周行业间仍旧显著分化,金融、地产、建筑装饰板块变现居前,而此前因ChatGPT概念涨幅较大的通信、电子板块继续大幅回调。
注释:
圆圈:每个圆圈代表一只个股,其大小代表流通市值规模相对水平。
横杠:行业中个股涨跌幅中位数。
本周截止收盘A股PE 24.78倍,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通胀压力,全球流动性仍处于收缩态势。受加息和通胀影响,估值水平短期内仍有较大压力。
注释:
全部A股剔除银行PE:由于银行盈利约占全部A股盈利的40%,且估值呈现长期下行趋势,因而剔除更能反映市场真实估值水平。
Shiller PE: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根据过去一年盈利水平计算的静态PE往往出现失真。Shiller PE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计算过去几年完整经济周期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还原当前股价在平均盈利水平下的估值。本文数据以过去5年为基础(同样剔除银行)计算Shiller PE。
全球市场部分,周三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此次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00-5.25%区间,为2007年以来新高。美股周一至周四连续下跌4天。但周四公布非农就业数据超市场预期,带动美股反弹,导致一度急升600点,全天收涨1.65%。全周来看,道指和标普下跌1.24%和0.80%,但纳斯达克收涨。欧洲市场和美股趋同,连跌4日后出现1天的强劲反弹。亚洲市场表现良好,恒生指数在金融股的强劲表现带动下上涨0.78%。
自2016年以来,全球估值变动呈现出一定的趋同趋势。全球通胀率水平以及由此衍生而来各大央行基础利率水平是未来一段时间估值的逻辑主线。
债券市场
本周利率债市场仍然以下行为主,市场仍然在定价全球经济衰退与国内经济弱复苏。从价格上看,债券市场已经进入风险大于收益的时期,中长端利率债市场性价比不高。
本周高收益债市场以地产为主,市场焦点主要集中在合景和远洋这两个主体。考虑到合景的逾期以及远洋再次推迟付息,相关债券的价格再次下跌。
本周碧桂园开始就中债增担保中票开始询价,如果碧桂园能够成功发行,可能会给市场带来部分信心的恢复。
但是从地产销售端来看,目前回暖的幅度仍然低于市场预期。
注释:蓝色部分为中证信用债高收益指数(左轴),红线为彭博中国高收益美元债指数(右轴)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收406.66,较上周跌0.52%,转债价格中位数为120.01,较上周跌1.14%,转股溢价率中位数37.27%,较上周跌2.58%;淞港可转债估值中位数124.29,较上周跌0.70%,本周可转债小幅下跌,中证1000表现较差,转债估值小幅下行,转债估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