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吹拂》书评-全球报资讯

哔哩哔哩   2023-04-28 19:18:39


【资料图】

说是书评,但我并无意对《强风吹拂》的具体内容作什么评价,对这本书我只有一个感想:看了以后让人想去跑步。那么书评到此为止,下面全都是我对跑步的想法。

小学时我是个小胖子,胖子自然是不可能喜欢跑步的。但上初中以后每个学期都有体育考试,这是要加进中考的三十分里面的,大家都很重视,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统一选择长跑而非游泳。当时我还算是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下体育分必须拿满,于是我在微妙的略带强迫的心态下开始努力跑步。刚上初一第一次一千米测试我累个半死只拿到及格分,好在这时身体开始快速发育,体型逐渐改善,跑起步来一天比一天轻松。当时学校餐厅的食物是用不锈钢盆装的,一桌好几个人两盆菜一盆饭。我就记得我和班上几个同学怎么往嘴里塞食物都能塞下,于是我们等其他同学分完后直接把饭往菜盆里一倒,一人一个盆狼吞虎咽。由于吃相过于不雅我们被路过的女老师骂“你们是猪吗怎么这样吃饭?”不过这倒是无所谓,我们更在乎早餐末尾窗口剩下的那几个干菜肉包子和碎掉没人要的鸡蛋,午餐的话则是非常厚脸皮地去向女生桌要剩下的饭菜,反正她们从来吃不完。印象最深的是某天早饭是玉米面粥,很多人刚进餐厅一看见桌上盆里盛着黄色的糊糊直接扭头走了。我对这种基本无味又口感粗糙的食物不算太反感,所以那大概是吃的最撑的一次了。

得益于身体的成长和每日锻炼,我很快在一千米这一项上拿到了满分。初一的标准没记错约是三分五十秒,还比较简单。不过初三应该要低于三分二十秒,这对不少同学来说需要相当的努力。每次一千米测试前体育老师领着大伙排成一队走向操场另一侧的起点时,心跳就开始加速。每个人会在起跑线前重新系一遍鞋带,总有人会说好想拉屎。大家其实还是想靠近内道起跑的,多少占一点优势。我倒是无所谓,每次站最外道,反正很快就会到最前面。老师说三二一跑,排内道那几个就不要命地冲出去。我内心一声嗤笑,这样跑的人我过不到一圈就能赶上。外道的人很少,我开始跑的不快,然后慢慢超过大部队,随着心跳越来越快,我跑的也越来越快,逐渐超过第二梯队来到队伍最前面,这时基本上过了第一圈。跑道边先测完的女生们已经缓过来了,有余力的会给男生们喊加油,这时就得注意一下跑步姿势别太难看。第二圈和跑的最快的几个人齐头并进,跑着跑着会追上实在跑不动开始走路的同学。第三次越过起跑线后剩下二百米就该冲刺了,我们几个人互相较劲,把身体里残余的能量全部榨干。这时候的大口喘气对喉咙冲击是最大的,我想如果不冲刺的话我能休息一会儿再跑个一千米,但冲刺完喉咙就很痛很咸有血的味道,腿也很沉重,实在是跑不动了。不管怎么说拿满分是毫无疑问的,这时候不能坐下,装也要装做有余力的样子对后面的同学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当然开口喊加油是不太可能了。

高中没有了体育考试, 体育课玩什么的都有。在老师宣布解散后男生会分成两大波,分别去打篮球和踢足球。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对抗性运动,所以只是偶尔去打打排球,体会一下团队协作的乐趣。一般来说我会在空无一人的跑道上慢跑,一直跑到下课前老师下令集合,时间大概二十多分钟。有些同学刚开始会对我的行动表示诧异,后来也就习惯了。其实这个时间并不算太长,跑道中间是足球场,我在最近距离观赏比赛还挺有意思的,偶尔帮他们把踢出场的球踢回去,有时抬头望望蓝天白云,一下子就下课了。我一般算好时间留两圈倒着跑,也算是增加点花样。

高中的自由活动时间还是挺少的,等到了大学就多多了。我一般是晚上八九点甚至十点以后前往操场,兜里揣着两个寝室的卡,进操场全刷一遍,懂的都懂,举手之劳嘛。不过我听说后来学校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得带着手机跑,app会实时记录运动轨迹,那样的话我就爱莫能助了,总不能带着一大坨手机跑吧。这段时间是我最享受跑步的时候,我每天去跑六公里八公里甚至十公里。更长的话不是不能跑,只是太费时间了,跑完会很晚,回去还要洗澡呢。八九点跑和十点以后跑有一定的区别。八九点的时候操场上人还很多,这时候跑步必须时刻注意避让跑道上的人,但好处也正是跑道上有很多人。每时每刻跟前都可以划定一个目标,每当超过那个人就能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就感,而且大多数人跑的很慢,一个人快速地在人群中穿梭会有一种自己跑的很快的错觉。更关键的是这个点容易碰到其他“高手”,如果两个人刚好相遇,一场默契的暗中较量便开始了。虽说是较量其实配速也不会太快,一般在四分钟到四分半之间,主要看谁先受不了放慢脚步主动认输。我经常赢,也经常输。毕竟如果不是一开始就约好,两个人开始比的时候体力状态可能已经相差很多了。最刺激的一次较量我十公里跑了43分钟,两个人在跑道上狂奔,风呼啸而过带走脸上的汗,真的有一种要飞起来的感觉。我相信十公里我还能跑的更快,但是之后没再碰到过这样的机会了,那真是想想都快乐的体验。

十点以后跑道上的人很少,而且操场的大灯也快关了。这时候陪伴自己的就是明月和星空,如果我有更多的天文知识应该能一边数着星座一边跑步,可惜我能明确认出来的大概只有金星、仙后座、大熊座以及夏季大三角了。深夜一般我不会跑太快,只是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因人群散去更显扎眼的零星情侣。我在晚上跑步的时间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可以说24个时刻的每个点我都曾跑过步,如果有这样一项成就的话我想完成的玩家应该很少吧。

在学校外就没有跑道这么方便跑步的地方了。在路上跑步肯定是跑不快的,我跑的也没以前那么长了。不过我还是会经常沿河跑,清晨跑空气比较清爽,能见到打太极拳或者带宠物散步的大爷大妈。太阳升起后水面波光粼粼 ,白色的水鸟从水面起飞,让我想到《白鸟过河滩》。有时候还能看到成对的鸳鸯或者是尾巴很长的我叫不出名字的鸟,总之都很漂亮。晚上跑景色就会差一些,不过相对来说人少一点安静一点,偶尔还能和同行擦肩而过,不过这肯定是生不起较量的心思了。无论是早是晚,总能见到钓鱼佬的身影,也不知道他们的执着究竟能换来多少鱼。或许钓鱼和跑步一样,并不在乎收获了多少,只是在做那件事就已经足够满足了。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跑步时听的音乐。高中时自然是没音乐听的,跑步的脚步十分随意松散。到了大学以后我就会留心收集适合在跑步时听的歌了。比较要紧的指标是BPM,我个人习惯控制在160~170之间,让腿保持均匀运动。另外歌的情感最好激烈一点,随机到平静的歌有时候我会直接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喜好了,我用Goldwave硬改了一些歌的BPM,初次听感觉有点怪,习惯以后倒也觉得还好。后来我发现OSU!的曲库能直接按“BPM=160”这样的条件搜索音乐,试听也很方便,而且音游曲大多鼓点节奏十分明显,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积累到现在我的跑步歌单有数百首歌,这歌单也算是我的宝贝了。听着Mrs. Green Apple或者Yoasobi的歌跑步,至福。

热文榜单